电话:
130-710-55300
E-mail:
zboao@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修业街与明理路博雅广场4号楼1104房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基础。当前方言的濒危性促使我们必须尽快通过文字和音像记录的方式,建立方言档案,使方言得以保护和传承。我们都是从牙牙学语的年纪,渐渐长大,远去,内心却始终给那个或许并不大并不繁荣的小地方留着位置,“乡音未改鬓毛衰”,方言像是一条细线,平时或许不显眼,但始终连接着你与故乡。
方言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抢救与保护濒危方言。我国方言种类繁多,许多小众方言因使用者减少,濒临消失。据统计,部分偏远地区的方言,年轻一代使用者占比不足 10%,方言传承后继乏人。方言档案数字化通过对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将濒危方言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语言资料。
第二,助力地域文化研究与传承。方言与地域文化紧密相连,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数字化方言档案的研究,学者们能够深入了解特定地区的历史变迁、社会结构和民俗文化。以苏州话为例,其中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发音和词汇,通过对苏州话档案的数字化分析,为研究汉语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线索。同时,方言档案数字化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途径,借助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更便捷地接触和学习方言,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三,服务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在旅游、教育等领域,方言档案数字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旅游方面,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特色元素,能够丰富旅游体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云南丽江为例,将纳西族方言数字化后融入旅游宣传,吸引了更多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数字化方言档案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兴趣和文化素养,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此外,方言档案数字化也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共生。
我国的方言档案主要包括语音档案、影像档案,以数字化档案为主,也包括部分纸质档案。流程主要分为征集、建立方言档案库、向社会提供开放利用三步。其中第一步为重中之重,需要制定细致而可靠的标准。首先是评估方言的代表性,以地区为单位,选择适宜数量及种类的方言作为代表进行收集;其次,甄选纯正的方言发言人参与录音工作,根据年龄、性别、生活经历、普通话水平等筛选,尽量保持其发音的原始性、准确性,同时可以考量口音的相对多样化;再次,编制发音文稿,录音的内容应该进行统一规定,从日常用语、特殊表达(词汇、熟语)、地方文学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将文稿进行比对保存。档案库的建设首先需要各收集单位“边建设边移交”并最后由收集项目最高层的负责机构统一管理;其次,要有坚实的技术保障,包括音视频的录制数据要求、保存介质的安全完整性检测、电子格式的统一、音视频的字幕嵌入等,有条件的还应该进行异地异质备份。
向社会提供开放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形式:直接开放原资源、开放部分权限、以档案库档案为原材料进行展陈设计、文创设计等。开放利用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与最终目的,做好开放利用工作需要厘清方言档案保护项目的各方权责、资金分配以及人员的合作。总的来说,方言档案工作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方言档案数字化将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方言的自动识别、分类和标注,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的方言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方言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为方言保护和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方言档案数字化作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的重要手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积极应对挑战,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让方言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