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0-710-55300
E-mail:
zboao@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修业街与明理路博雅广场4号楼1104房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档案的建设对于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促进档案资源共享、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当下数字化档案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如标准不统一、技术应用不充分、安全风险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化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数字化档案建设应注重全方面的发展和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档案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我国积极开展档案转型和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档案管理和发展工作的重点。
数字化档案建议的具体内容:
1、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档案信息数字化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
2、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
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
3、致力数据库建设。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
经过实践证明,建设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当前若能把综合数据库的完善提高和各单位档案目标库建立起来,通过网络联接形成开放的分步式数据库群,将使自动化系统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关于档案信息安全方面,数字化档案建议的具体内容:
第一,建立多层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数字化档案面临着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多种安全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在网络层,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阻止外部非法网络访问,监测和防范网络攻击行为。在数据层,采用加密技术对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应用层,加强用户认证和授权管理,通过身份验证、权限控制等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档案数据。
第二,制定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数据备份是保障档案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防止因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同时,制定详细的数据恢复计划,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确保在数据遭遇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保障档案业务的正常开展。
第三,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例如,教育工作人员如何识别网络钓鱼邮件、避免使用弱密码等,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