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0-710-55300
E-mail:
zboao@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修业街与明理路博雅广场4号楼1104房
现如今,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逐渐无法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因此,我国档案管理行业发展出了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档案数字化就是通过扫描等技术手段将传统的实体档案转化成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线上的非实体档案的过程。
然而,随着档案数字化的推进,档案的安全保密问题日益凸显。档案包含有内部信息,有涉密信息,还有大量不易公开信息。一旦泄露,无论是内部秘密、个人隐私,还是国家的安全信息,都可能遭受重创。黑客攻击、系统漏洞、人为疏忽等,都随时可能威胁到数字化档案的安全。因此,档案数字化中的安全保密工作,绝不容小觑,它是档案数字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对涉密档案数字化工作来说。
涉密档案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涉密档案的分类和等级:根据涉密程度和保密要求,我国将涉密档案大致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等级,确定不同等级档案的管理权限和控制措施。其中,绝密档案是涉密档案类型中的最高等级,一般都涉及最重要的档案信息,需要最严格的档案信息保障。其次依次 为机密和秘密,同样较为重要,需要根据国家涉密档案保存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保密工作和信息安全保护。
2. 涉密档案的保管和使用:规定涉密档案的保管责任和措施,包括档案室的建设和管理、档案的存储和保护、档案的借阅和调阅等。
3. 涉密档案的传递和交换:规定涉密档案的传递和交换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涉密档案的密封和封装、涉密档案的传递和交换的申请和审批等。
4. 涉密档案的销毁和注销:规定涉密档案的销毁和注销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涉密档案的销毁和注销的申请和审批、销毁和注销的方式和方法等。
5. 涉密档案的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规定涉密档案管理中的违规行为和处罚措施,包括档案管理人员的违规行为和责任追究、档案使用人员的违规行为和责任追究等。
涉密档案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确保涉密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促进涉密档案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如何做好涉密档案数字化工作:
1. 强化保密教育。档案数字化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与技能,直接关乎档案安全。档案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保密培训,通过案例剖析、法规解读、实操演练等,让工作人员深知泄密危害与防范要点。
可以利用工作例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剖析档案工作泄密风险,组织学习保密专题片,提升员工保密意识;还通过线上答题、培训测试,促使员工牢记保密知识,切实守好档案安全底线。只有工作人员培养保密意识,才能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筑牢保密防线。
2. 严格外包管理。选对外包服务单位是档案数字化安全的关键一步。档案部门招标时,要审查投标单位资质,优先选有涉密资质、信誉好、经验足的公司。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权责,细致到数据安全、人员管理、成果归属等。外包过程要做到全程监管,安排专人驻场,无死角视频监控,查看场地环境、监督人员操作、审核数据存储,确保按规作业。
3. 规范成果管理。档案数字化成果是档案后续利用和共享的基础,交接、存储、使用环节都要严守保密规定。交接时,应注意由双方当面清点、核对、签字,用专用存储介质,按密级分类存储,专人专库保管,定期盘点。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权限审批,严控知悉范围,用安全网络、设备访问,全程留痕。存储时,涉密成果存加密硬盘放保险柜,并由专人定期盘点。
4.升级技术防护,筑牢档案信息安全的防火墙。在数字时代,技术可以为档案信息安全提供最切实的保障。组织在档案数字化完成后,应配备必备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添加防火墙阻挡外部非法网络访问;加密技术用来防窃取篡改;严格设置访问权限;定期对电子数据进行备份,遇数据丢失、损坏能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