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0-710-55300
E-mail:
zboao@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修业街与明理路博雅广场4号楼1104房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档案工作也面临着重大变革与机遇。为了更好地保存历史记忆、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服务社会发展,全国各地的档案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数字化档案馆发展转型。
数字档案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应用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手段,以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通过高速宽带通信网络设施相连接和提供利用,实现资源共享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一方面,数字化档案馆将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有效保护档案的安全和完整,避免档案因自然老化、人为损坏等原因而丢失。另一方面,数字化档案馆将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档案服务,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数字化档案馆建设也将为丰城市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目标:
1.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可以大大提升档案的管理效率。数字化档案馆通过自动化处理流程,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时间。例如,自动扫描、图像处理和OCR文字识别等功能可以显著提高档案数字化的效率。档案管理系统支持自动化检索和管理,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日期等方式快速定位所需档案,大大提高了检索效率。
2. 保障档案安全。数字化档案馆通过加密、备份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与纸质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不会因自然老化而损坏,只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介质的更新,就可以实现档案的长期保存。
3. 促进信息共享。不同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档案馆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通过档案管理系统,不同部门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档案信息,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此外,数字化档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开放,促进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 优化资源配置。数字化档案可以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磁带等介质上,大大减少了对物理存储空间的需求。与纸质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的存储成本更低,且存储空间更易于扩展。此外,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支持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工管理的工作量和成本。
数字化档案建设方案具体内容: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建设相对独立、稳定且兼容的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系统硬件、基础软件、安全保障系统、终端及辅助设备等,适应当前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存管需求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增长需求,支撑数字档案馆的各项管理和服务。
第二,应用系统建设。应根据开放档案信息系统参考模型(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开发或采用动态的、可扩展的信息网络系统,包括文档⼀体化系统数据接口、信息采集系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系统、运⾏维护跟踪管理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确保数字档案馆海量数字资源的长久保存和有效利用。
第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包含原生数字档案信息源和次生数字档案信息源,前者主要由电子文件归档而来,后者主要是传统载体档案经由数字化加工转换而来。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对数字档案资源进行校验,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同时,全面推进馆藏数字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数字档案资源总库和管理库、利用库、长期保存库,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分层共享。
第四,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前者指配套涵盖经费、制度和人オ等各方面的保障体系,支撑数字档案馆建设、运行和维护,确保数字档案馆系统运行安全和档案信息安全。后者指完善各项标准,包括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的行政法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等,确保数字档案资源的规范管理,保障数字档案馆运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