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0-710-55300
E-mail:
zboao@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修业街与明理路博雅广场4号楼1104房
现如今,档案数字化在我国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不同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数字化有着一系列较为繁琐和复杂的流程,包括档案预处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光学字符识别、数据挂接、数据整理和分类、数据存储和备份等一系列内容。其中,数据挂接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步骤。
我国在相关规范中对数据挂接有着明确的说明:
1、应借助相关软件对数据库中的目录数据与其对应的纸质档案数字图像进行挂接,以实现目录数据与数字图像的关联。
2、逐条对挂接结果进行检查,包括目录数据与纸质档案数字图像对应的准确性、已挂接数字图像与实际扫描数量的一致性、数字图像是否能正常打开等,发现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简单来说,档案数据挂接,就是将纸质档案或传统载体档案转化为电子数据,再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一般档案数据挂接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和处理,将其转化为电子图像;其次,对电子图像进行核对和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然后,将电子图像上传至计算机,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对应的电子档案;最后,对电子档案进行索引和分类,方便后续的检索和查询。档案挂接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档案查询的便捷性,还能够增强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档案数字化挂接的形式:
1. 单个挂接。单个挂接是指将每一条目录数据与其对应的纸质档案数字图像进行逐一、单独的关联操作。通常是在档案管理软件中,打开一条需要挂接的目录,然后选择挂接原文的选项,通过手工操作将数字化扫描的原文与目录数据进行关联。
单个挂接的优点是数据关联的准确性高,因为每条数据都是单独处理的,所以不容易出现错误。但是,这种方式的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当需要处理的档案数据量很大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2. 批量挂接。批量挂接是指利用档案管理软件中内嵌的批量挂接程序或配套的外部挂接程序,根据一定的规则一次性批量完成目录与原文的关联操作。通常需要先对目录数据和数字图像进行质检,确保它们都是合格的,然后通过编制程序或借助相应软件,实现目录数据对相关联的数字图像的自动搜索和批量挂接。
批量挂接的优点是效率高,可以大幅缩短数据关联的时间。但是,由于是一次性处理多条数据,所以如果出现错误,可能需要批量修正,这会增加后续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在批量挂接前最好先进行质检,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档案数字化批量挂接的相关要求:
通常在档案数字化扫描的过程中,受限于传统档案的载体或扫描设备等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图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等质量问题。并且有的档案因保存时间较长,纸底颜色已发黄,扫描后的图片后会出现很多噪点,整体也呈现出深浅不一、粗细不均的色泽。
所以要进行档案数据挂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扫描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电子图像的清晰度和真实性;
2. 对电子图像进行严格的核对和整理,避免出现信息错误或遗漏;
3. 选择合适的存储格式,以档号为基础对数字图像命名,科学建立纸质档案数字图像的存储路径。
4. 遵守数据著录规范,确保符合档案数据库的结构标准、元数据字段、著录的规则等。
5. 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档案信息的泄露和损坏。
6. 定期对挂接的档案进行备份和维护,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确保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可用性。
综上所述,档案数据挂接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它不仅关乎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是推动知识共享、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档案数据的精准挂接,用户不仅可以基于关键词、日期、分类等多种维度快速检索到目标档案,避免了传统翻阅查找的繁琐与耗时,提升检索效率;还能确保了即使在物理存储介质损坏的情况下,通过系统仍能恢复和访问档案信息,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