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30-710-55300
E-mail:
zboao@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修业街与明理路博雅广场4号楼1104房
数字档案馆,是指机关在履行职能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电子档案和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副本等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存储、管理,并通过不同类型网络提供共享利用和有限公共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平台。数字档案馆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江苏作为历史悠久切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留存的档案信息资源十分丰富,积极开展档案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
江苏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主要内容 :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1.组织建设。数字档案馆的组织建设部分要明确负责领导和主要的职能部门划分,以及将电子文件归档与数字档案馆建设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中。
2.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档案馆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机房与网络环境、服务器及软硬件、存储备份设备等内容。基础设施应尽量采用国产化产品。
3.系统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实现集成管理各门类数字档案资源,具备收集、元数据捕获、登记、分类、编目、著录、存储、数字签名、检索、利用、鉴定、统计、处置、格式转换、命名、移交、审计、备份、灾难恢复、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等基本功能。
4.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数字档案馆的数字档案资源应包括文书、声像(照片、录音、录像)、科技、专业等各门类电子档案、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成果和数字资料等。电子公文的正本、定稿、公文处理单、留痕稿、确有必要保存的重要修改稿等组件应齐全、完整。元数据的赋值应以自动捕获为主、手工著录为辅。
5.保障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的保障体系包含经费、制度、人才、安全等四个方面。将建设、管理、升级、运维和培训等费用纳入预算,制度、人才、安全保障到位,对应的数字档案资源分别管理,实施三员管理制度。
江苏数字化档案馆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第一,档案资源数字化。数字档案馆以统一的数字形式存储各种信息,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通过数字化加工的方式,实现档案实体“虚拟化”,从而压缩存储空间,改进组织形式。
第二,信息结构标准化。这是数字档案馆信息传输和共享的前提。在数字档案馆中,档案信息的组织必须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比如统一的文件格式、著录标准、元数据标准等等,以确保档案数据库中同类信息格式一致,为信息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第三,信息传输网络化。数字档案馆依赖于网络而存在,通过网络将用户端、web服务器、数据库、检索系统等组成部件连接起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移交和利用,从而加快信息传递与反馈的速度。
第四,档案管理系统化。将档案业务流程、标准规范固化在数字档案馆系统中,实现对档案和档案材料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第五,档案利用知识化。将文书、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类信息载体与信息来源,在知识单元的基础上有机组织并链接起来,以档案利用需求为导向,主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档案信息和决策支持服务。
江苏数字化档案馆的功能:
1、多层面信息采集捕获
通过多层面的信息采集,形成社会综合信息资源库。内容涵盖传统馆藏档案、各立档单位的档案文件资料、具有档案性质的行业或专题信息资源库,以及其他零散无序、具有档案价值的经过整理、组织、加工并纳入数字档案馆数据库的信息;其载体形式包括图形、图像、语音、视频等更为广阔的领域。
2、海量数据接收、存储和管理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现有的馆藏数字化,在线接收或脱机接收各立档单位归档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格式和类型的数字化档案信息转换成统一格式,进行压缩处理和储存。后续的档案数字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档案整理、实体档案利用管理、实体档案保管、档案编研、档案统计、档案鉴定等。
最后,江苏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是江苏省档案事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江苏档案系统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高效利用和共享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江苏将继续深化数字档案馆建设,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智慧档案应用场景,提升档案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化水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档案数字化将为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